名稱:麟洛庄開基福德祠

客語拼音:四縣:linˇlog zongˊkoiˊgiˊfugˋdedˋ ciiˇ (loˋbagˋgungˊ ; koˊgiˊbagˋgungˊ )

別名:老伯公、開基伯公

名稱:麟洛庄開基福德祠客語拼音:四縣:linˇlog zongˊkoiˊgiˊfugˋdedˋ ciiˇ (loˋbagˋgungˊ ; koˊgiˊbagˋgungˊ )別名:老伯公、開基伯公
姓名標示 非商業性 禁止改作 

推薦分享

Share

資源連結

連結到原始資料 (您即將開啟新視窗離開本站)

後設資料

資料識別:
識別資料:A2-1001307-1010-000328
著作者:
普查人員:張米咖
主題與關鍵字:
類別:歷史建築
種類:寺廟
描述:
歷史沿革:建造開基伯公時有在伯公祠豎立一面,開基福德祠沿革誌:先民由濫庄移居到此時,發現一棵大榕樹,樹身傾斜向西,樹頭形成岩穴,首先在樹下,立一大石,座東平面向西,亦是開碁福德正神登基下來,從此受村民香煙膜拜,右邊自北柵至東柵種植刺竹籬笆圍繞著,迄至民國26年(西元1937年)日據時代(日昭和12年)12月,政府下令陋習改革運動,實施全面部落改善,把周圍刺竹籬笆、城門全部拆除,拓寬大路,通往各村,開闢縱貫道路,由屏東市通往麟洛、內埔,於日昭和10年(西元1935年)前完成,現今鄭國聖王廟地址,原來還是昔日日人警察派出所,於日昭和9年(西元1934年)將設立此處的派出所,移到現在中山路上分駐所,後來在此地建造開台聖王廟,於日昭和12年(西元1937年)落成。民國36年庄民籌集資金,設彫刻碑石為開基福德正神香座位神碑拜壇,設置金爐,每逢祭祀期日,或庄內迎親謝神,必經廟背黃家小巷道,來此參拜扣謝神恩,披掛紅彩簪金花,祈求平安,附近村人稱此伯公為老伯公。此伯公神靈顯赫,遇有牲畜走失時,來此焚香祈告,次日或隔日牲口自然派回,實為不可思議,民國66年賽洛瑪颱風過境侵襲,將此千年大榕樹連根拔起,神碑已遭破壞,同年重新修建,現在是座北向南之開基福德正神神壇,得以永續祈求福神庇祐吾鄉吾村,眾庶康寧以求風調雨順、國泰民安,語云:誠則靈,靈則信,人生在世惟誠信耳。特此立碑記下開基福德正神沿革,永記留念為誌。麟洛鄉開台聖王廟管理委員會撰中華民國85年歲次丙子年正月吉日立改建後的伯公祠為單殿式建築,屋頂為紅色琉璃瓦,屋脊上刻有回首麒麟,脊堵上有剪黏的飾物與魚躍龍門等脊飾,兩旁有設石椅,內外牆皆貼磁磚,神龕雕刻華麗,祠內棟樑上印有八卦太極。神像頭戴宰相帽,面呈慈祥,紅色臉,棕眉棕鬚;身彩金箔,外披黃袍。神像背後貼瓷磚,上有祥龍圖樣。供桌為加長形磨石子、桌面花崗岩,桌前貼磁磚上有彩繪麒麟圖。金色香爐1只上有祥龍圖飾、薦盒1只、盤花2對、奉茶酒杯4只、環香盤1個、橢圓鏡1只、花瓶1對、蠋台1對、電燭台1對、金花數對、點香燈一座。伯公前方的天公爐為鐵製底座三腳鼎六角形;金爐則為水泥磚貼有磁磚六角形金爐、上有葫蘆飾物、金爐四周也金箔吉祥圖飾。匾額「開基福德祠」;柱聯「開台福位三登瑞、基本神靈萬戶春」;楹聯「福徵洪範千秋祀、德澤民生萬古尊」。開基伯公鎮守麟洛庄、管理麟洛庄內所有事務。
日期:
建檔日期:2009-09-01
創建年代-年份:民國 36年
創建年代-西元:1947年
來源:
臺灣客庄文化數位典藏系統
語言:
中文
關聯:
歷史沿革資料來源:地方耆老李供糧、及附近村民口述
範圍:
所在地:屏東縣麟洛鄉
經度:120.526499
緯度:22.655363
管理權:
中華民國客家委員會
後設資料創用CC
姓名標示 非商業性 禁止改作 

引用這筆典藏 引用說明

引用資訊
直接連結

評分與驗證

請為這筆數位資源評分

star star star star star